【罗马/东京INPS Japan=浅霧勝浩】

在罗马竞技场的阴影下……这座昔日象征帝国暴力的古老遗迹……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本周齐聚一堂, 传递一个既古老又迫切的信息: 和平必须再次成为人类的神圣责任。
此次聚会名为「敢于和平」(Dare Peace) 是由圣艾智德团体(Community of Sant’Egidio)主办的「国际和平会议: 宗教与文化的对话」。为期三天的会议中, 神父、拉比、伊玛目、僧侣与学者们共同探讨……在一个被恐惧, 民族主义与战争所定义的时代, 信仰的坚守意味着什么。
会议于周二晚间落幕, 由教宗利奥十四世(Pope Leo XIV)主持闭幕典礼, 这场仪式既是一场祈祷, 也是一项政治宣言。
「战争从来不是神圣的,」教宗说道。「唯有和平才是神圣的……因为那是上帝的旨意。」
呼唤道德的勇气
在君士坦丁凯旋门下演说时, 教宗利奥呼吁各国政府与信徒们共同抵制他所称的「权力的傲慢」。

「世界渴望和平,」他说道。「我们不能让人们习惯于将战争视为人类历史中的常态。够了……这是贫者的呼喊, 也是大地的呼喊。」
聚集在现场的群众多达数千人, 其中包括基督教、犹太教、伊斯兰教、佛教与印度教的代表。参与者之一是创价学会副会长寺崎宽嗣……这是一个长期致力于和平倡议的佛教组织。
当蜡烛在古老的圆形竞技场周围点亮时, 众人一同静默佇立……微光在石壁上闪烁, 象征着人们对和解的共同祈愿。

信仰与责任
教宗的讲话清楚地划出了信仰与政治责任之间的界线。
「和平必须成为每一项政策的首要目标,」他说道。「上帝将追究那些未曾努力追求和平之人的责任……为那每日、每月、每年的战争。」
这番话是在乌克兰与加沙冲突持续之际发表的, 语气格外坚定。利奥十四世任下的梵蒂冈, 越来越多地将自身定位为全球危机中对抗政治瘫痪的道德平衡力量……以和平为主题, 不将其视为抽象理念, 而是一项必须履行的责任。
来自阿西西的启示
今年的会议, 标志着自若望保禄二世于1986年在阿西西召开首届宗教间和平聚会以来, 将近四十年的历程。自那时起, 圣艾智德团体 (Sant’Egidio Community) 始终坚信……宗教间的对话能够缓和政治上的对立。
「在一个以战争语言交谈的世界里, 我们却敢于谈论和平」该团体主席马可・因帕利亚佐 (Marco Impagliazzo) 说道。「封闭对话之路是一种疯狂。正如教宗方济各所言, 没有对话, 世界将会窒息。」
生命尊严讨论会
同一天稍早, 创价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22场会议, 主题为「正义不应夺命: 废除死刑」, 该场会议于奥地利文化论坛举行。
来自比萨大学的恩札・佩莱基亚 (Enza Pellecchia) 教授代表创价学会登台发言, 谈及该运动为废除死刑所做的努力, 并引用创价学会创办人池田大作会长在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・汤因比 (Dr. Arnold Toynbee) 对谈时的言论。

她说:「生命的神圣性不应以罪与功来衡量——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。因此, 任何人都无权夺取他人生命, 即便是以正义之名。接受死刑, 其实是一种制度化的暴力, 将人类生命赋予不同的价值;池田会长曾将此现象描述为『现代社会贬低生命价值倾向的一种表现』。」
佩莱基亚教授指出, 池田会长的人本主义思想, 与教宗利奥十四世近日的声明有深切共鸣……「若接受死刑或任何形式的暴力,就不能自称为尊重生命者。」她强调, 二者直接面对同样的道德错误……即认为有些生命可以被牺牲的错误信念。
当宗教拒绝沉默
数十年来, 罗马竞技场一直是象征和平的集会场所。然而, 与会者表示, 今年的仪式更带有一种迫切的紧张感。欧洲与中东的战争, 数百万人口的流离失所, 以及威权主义的抬头, 都使「道德语言」重新承载了重量。
创价学会国际 (SGI) 的寺崎宽嗣表示:「和平始于人心的转化。宗教间的合作并非象征性的行动……而是一种改变历史的方法。」
仍在回响的呼吁
夜幕降临时, 小号手保罗・弗雷苏 (Paolo Fresu) 吹奏了一曲低回哀伤的独奏。随后, 孩童们上前, 向各国外交官与官员递交《和平呼吁书》……提醒人们, 下一代将承受当下所做的选择。
教宗的最后一句话简短而低沉, 几乎像是耳语:
「上帝渴望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。祂将解救我们脱离这一切邪恶。」
当人群渐渐散去, 蜡烛仍在燃烧……在罗马帝国遗迹之上, 点点微光宛如脆弱的星座, 在这个仍在学习「勇于和平」的世界里, 成为一种静默的抗争。
This article is brought to you by INPS Jap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, in consultative status with the UN’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(ECOSOC).
INPS Japan



